王宗岳祖師
太極拳論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惟一貫。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立如平準,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太極拳釋名
太極拳,一名『長拳』,一名『十三勢』。
長拳者,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也。十三勢者,掤、捋、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
「掤、捋、擠、按」,即「坎、離.震、兌」,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勢』。
十三勢歌(又名十三勢行功歌)
十三總勢莫輕視,命意源頭在腰隙。
轉彎虛實須留意,氣遍身軀不稍滯。
靜中觸動動猶靜,因敵變化示神奇。
勢勢存心揆用意,得來不覺費工夫。
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鬆靜氣騰然。
尾閭中正神頂貫,滿身輕利頂頭懸。
仔細留心向推求,屈伸開合聽自由。
入門引路須口授,功夫無息法自修。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
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義無遺。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費功夫遺歎息。
打手歌
掤履擠按須認真,上下相隨人難進。
任他巨力來打我,牽動四兩撥千金。
引進落空合即出,粘連黏隨不丟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