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季到來,午前晴朗燥熱,午後大雨滂沱。太陽光在夏至這天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的時間達到最長,夜晚的時問最短。之後便隨著陽光逐漸往南直射,白天的時間慢慢縮短。如果說「立夏」是夏季的起點,「夏至」就是夏季已過一半的中間點,可以說是夏季型氣候最明顯的時候。此時的最大特徵就是:溫度明顯上升及降雨量減少。

隨著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梅雨鋒面往北移動到中國長江流域附近,等於宣告著台灣梅雨季結束,進入炎熱、多午後雷雨及颱風的典型夏季天氣。夏至開始的時間差不多在端午節前後,因此台灣有「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的諺語,意思是在端午節過後才是典型的夏季型天氣,才能安心的把冬衣收起來。

從平均溫度的年變化,就可以看出夏至燠熱的氣候特徴。每年大約從夏至進入台灣最炎熱的時候,並持續到立秋或處暑,溫度才會明顯下降。

以台北為例,六月下旬的夏至平均日最高溫(一天內最高的溫度)開始上升到33度以上,一直到處暑結束後的九月上旬,才又下降到31度左右。

熱的地方不只北部,中南部及東部也有類似的特徵。在夏至、小暑、大暑到處暑這段期間,台中溫度也有33度,高雄則有32度,東部花蓮有32度。

只是台北的盆地地形,容易累積熱量,加上綠地減少、水泥建築快速增加,容易蓄熱。在夏季的溫度常常比其他地方都來得高,這都讓台北成為台灣的火爐。

此外,下雨的型態也轉變成午後雷陣雨,通常天氣是上午晴朗炎熱,午後因水氣及烏雲累積到一定程度,滂沱大雨說來就來,有時還夾雜著雷擊。這樣「落狗落貓」的雨通常下得很急很快,雨勢也相當大。

建議在這時間出門,帶把傘比較保險,雖然常常帶傘還是下班身全濕,不過至少可以不致成為落湯雞。


而在夏至,我們該如何養生呢?

夏至改善偏寒體質

中醫學的陰陽理論中,有說到「孤陽不生,獨陰不長」,也就是說,陰陽相附相生,在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關係。隨著自然氣漚的變化,夏至也同時是人體陽氣旺盛到頂點,而陰氣開始萌芽之時。

此時屬陽弱或陰盛體質的人,適當地扶陽驅寒,對於調整人體陰陽平衡,有很大的幫助。 體質偏寒的朋友利用這個時節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治療某些屬於偏寒的疾病,在最大限度之內以陽克寒,能使一些潛伏於身體深處的寒性宿疾得以改善。 

  • 養生食材:

在夏至,體內有積寒的朋友,「蔥白」可以溫通陽氣,驅除寒氣,還能在風寒感冒初起的時候,助陽散邪。

  • 穴位養生: 

體質偏寒的朋友,夏至時多泡腳吧。腳底是人體血氣循環的末端,如果血氣不足,首先便出現供應短缺、循環停滯的症狀。

泡腳時可以用一個高到小腿肚的木桶,泡到離膝蓋不遠的位置,人體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這一段,而足部是足三陰(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的開始,也是足三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的終點,泡腳可以同時疏通這六條經脈。 


夏至改善偏熱體質: 

《養生論》中提到,夏至炎熱,「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心靜自然涼」,強調的就是夏至養生法中的精神調養。

偏熱體質的朋友容易腺體亢進、身體機能代謝過度,易興奮緊張、口乾舌燥、易上火,加上夏至中的充足日照以及旺盛的陽氣,更易造成自身情緒的不穩定,影響健康。所以應該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調節日常的歆食,調整健康的作息習慣等。

  • 養生食材:

可以多喝三葉茶調整體質。

夏至三葉茶分別是「絲瓜葉」、「苦瓜葉」、「鮮荷葉」。 每種三至五克,或任選其中一種泡茶喝。

  • 穴位養生: 

體質偏熱的朋友多按摩神門穴。

神門穴是心經上的原穴,是人體各個部位傳輸氣血的重要穴位,於手腕內側腕橫紋下一橫指。 神門穴的治療範疇非常廣泛,可説是心臟疾病及各種精神疾病的主穴。

神門穴也可安心寧神,對於心火上炎引起的腸胃不適和神經系統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若有失眠的困擾,經常按壓神門穴也可以幫助提高睡眠品質,降低因失眠引起的其他疾病的機率。 


夏至改善你的偏虛體質:

夏至是酷暑已至的意思,俗話說,「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這兩個節氣都是陰陽轉換的階段,夏至白天最長,白天屬陽,夜晚屬陰。 中醫認為陰陽有個規律:一方盛到極點,就會向另一方轉化,所以也就是說當過了夏至的第一天,陰氣就要開始了。 體質偏虛的人容易出現體虛盜汗、精神不濟、手心常濕等等症狀,中醫把它歸類為腎陰虛,當體內的陰氣才剛開始,如果不好好培養,很難陰陽平衡,所以一定要在這時節好好的調養生息、養陰固腎,讓身體更健康。 

  • 養生食材: 【六味地黃粥】 
  1. 材料:熟地黃15克、粳米2兩、丹皮1/2兩、澤瀉1/2兩、山藥1兩、茯茶15克、山茱英10克、大棗5顆 
  2. 做法:取熟地黃15克,放到鍋裡煮半個小時,把藥渣過濾掉,再加粳米2兩、丹皮1/2兩、澤瀉1/2兩、山藥1兩、茯苓15克,山茱萸10克、大棗5顆,一起煮30分鐘即可。 

可以滋陰生血的熟地黃再加上補肝、止汗的山茱萸,再加上補氣健脾、強筋骨、縮尿的山藥,是所謂的「三補」,可以營養、滋養身體,補充各種物質的不足。

另外加上清熱瀉肝火、涼血,治療循環障礙的丹皮,以及能瀉膀水邪、疏水道之滞的澤瀉,能淡滲脾中濕熱,去胃內停水,寧心安神的茯苓,是所謂的「三瀉」,可降低陰虛引起的熱症。 

「三補」藥為主,「三瀉」藥為輔,具有改善偏熱之功效。六味地黃粥可以補腎益氣,滋陰填精,陰中求陽,陽中求陰,陰陽雙補。

但請注意:

脾胃虛弱、胃腸脹滿、濕阻胸悶、食少便溏者忌服。

  • 穴位養生: 

體質偏虛的朋友多按摩手三陰及手三陽來養生。

中醫認為人體上肢共有六條經脈的循行,而六條經脈又分為三陰三陽,在這陰陽交接的時節以按摩的手法,可幫助陰陽的轉換,幫助人體潛陽扶陰。 而推拿的重點,在手三陰、手三陽經絡。

自我按摩的方法就是揉拿上肢,從肩部向下一直推拿到手腕,反覆多遍,除了能幫助上肢三陰三陽經絡的調整陰陽的功能外,再用拿捏的方式多捏捏手的內側,還能促進陽氣的潛降和收藏及陰氣的生長。 


夏至改善偏實體質: 

「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在炎熱的夏至,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開始衰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就是說,夏季要神清氣和,快樂歡暢,心胸寬闊,精神飽滿,如萬物生長需要陽光,對外界事物要有濃厚的興趣,培養對養心有益的活動,以及保持樂觀外向的性格,皆有利於偏實體質在氣機上的通泄。 所以平時情緒急躁、心情起伏較大或者容易失眠等,屬於肝氣不暢、體質偏實的人,更要把握這陰陽轉換的時機,好好養其肝陰、長其肝陽,夏至的養生更應當著眼於一個「長」字。 

  • 養生食材: 【烏骨雞粥】 
  1. 材料:烏骨雞一隻、何首烏50克 
  2. 做法:將烏骨雞整隻去毛放血汆燙備用,將何首烏以二十杯的水煮成十五杯後,濾渣取汁,再把整隻雞加上何首烏汁小火燉煮,90分鐘後即可食用。 

何首烏可補肝益腎,養血袪風;雞肉可補五臟,益氣力,壯陽道,添精髓。兩者合用具有滋肝養腎、扶陽助陰的功效。此外何首烏還能促進造血、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保肝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富含維生素E可預防皺紋產生、還可潤腸通便,可説是養生食療中的佳品。 

  • 養生動作: 

「捏脊」,就是用手指捏起脊背上的皮肉,用力往上提,從尾椎一直捏到頸椎。

脊柱中有脊髓,是大腦神經從脊髓分支出來,散布到全身各處,大腦通過脊髓和神經網路,指揮全身的活動。

從經絡來看,脊背正中是督脈,總督全身陽氣的一條經脈,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就在兩側,膀胱經是人體循行部位最廣,陽氣最多的一條經脈,脊背可是全身氣血運行的大樞紐呢。

平時如果能常捏脊,能調節全身陰陽,同時疏通五臟六腑的氣機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山姆 的頭像
    小山姆

    山姆王的身心遊樂園:The Creative Playground of Sam Wg

    小山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