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_2014062601 

在一次練習文案的課程中,

一位不甚參與的朋友,對消費者需求這件事情嗤之以鼻:「我覺得還是外包裝比較重要!」

當下有些情緒。

但因為還未釐清是怎樣的原因觸發這樣的情緒,所以也不便說什麼(山姆很俗仔!)。

經過幾天的沈澱,覺得或許可以將當時的感覺,解釋出一些東西出來。

 

自以為身為一個行銷人,我們在做的事情是什麼?

寫文案?

做策略?

找視覺?

做公關?

做廣告?

做品牌?

在邏輯訓練的思維中,我們常會有三個層次的思考:

concept,idea,material。

為了達成客戶及產品的需求,我們有好多好多的模組步驟可應用。

但,是為了什麼?

如果如同那位朋友所說,只有「外包裝」最重要,

那我們作為一個行銷人,我們存在的價值是什麼?

我想了想,產品與品牌,是誰來支持的呢?是「消費者」。

「消費者」是誰?

是「人」!

 

blog_2014062602

走在超市,琳琅滿目的日用品,包裝不同,爭奇鬥豔,

每一個視角可及的擺放的置都經過一番血腥廝殺,才得以在通路上站著。(不過說不定下一次再來,就換到你看不到的位置了。)

在所謂的「功能差異化」愈來愈小,品牌模糊化愈來愈大的時代,「外包裝」是最重要的,我想不透。

一個廠商如果預算足夠,你可以如附骨之蛆般,黏著競品對手,做出很像的外包裝,然後再便宜一點,最後又成為血流成河的殺價競爭。

有點理解,為什麼台灣的品牌這麼少的原因了!

一個身兼好幾家公司的總監有如此的思維,或許過分,但一葉知秋,這個結果似乎也是理所當然!

 

遲鈍如山姆,老實說,我分不出坐在BENZ S-Class 和 坐在TOYOTA CAMRY HYBIRD的差別。(別打我,我對這方面的感覺的很鈍!)

那為什麼要多花一些錢買BENZ,而不是只要經濟實用的TOYOTA就好了?

 

blog_2014062603

回到消費者是「人」這件事情上。

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人。

即便是雙胞胎,也會有不同的個性與思維。

這些,都是身為「人」的特質,綜合起來,就成了一個個故事。

行銷,或許是在說著故事,讓產品、品牌可以與人自己的故事與需求聯結。

故事,是可以與個人內心投射映照的情節。

一個行銷人,或許在核心該做的,是懂得「讀人」,讀出一個人身上的故事。

 

logical levels  

在NLP的學習中,

我們有所謂的「從屬等級」,分別是:

環境、行為情緒、能力、信念價值觀、自我認同、精神靈性層級。

愈上層者,可以影響下層部分的運作。

台灣老闆老是喜歡提的「功能」,落在哪個層級?

環境?

行為?

能力?

不管怎麼看,都是在下三層的部分。

沒有不好,但有機會可以更好,對吧?

 

NIKE的「Just do it!」,又落在哪個層級?

你相信,只要去做,就會有些東西回饋。

「相信」,是哪個層級?在這個concept上,好像可以有好多關於「人」的故事,可以去與你的消費者溝通。

即便是IT產業的APPLE,它古老的Slogan:「Think Different!」,

似乎也不把自己綁在「功能、外形」之上。

 

所以,

身為行銷人,我們的核心價值是什麼呢?

fb_sam_2014062601

arrow
arrow

    小山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