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L.P.的基礎中,除了「基本假設」我很喜歡在課程中帶給參與課程的朋友之外,我也喜歡加入其他感官測量的小遊戲,通常都會獲得夥伴們不錯的回饋。
其中,最容易炒起高潮的莫過於「觀眼知心」─視覺感官測量的部分。
在木村拓哉所主演的日劇「腦科學先生」(Mr. Brain)中,有許多劇情將科學辦案即人類腦部運作的說明融入其中。有一段劇情是關於說謊的人,他的瞳仁(虹彩)部位的所在位置:「說謊的人,眼睛會一邊在他的右上方,一邊說謊。」
這部分在我們N.L.P.的學習之中,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在上圖可以知道:如將人類眼球活動區域切分成九宮格,上方屬於「視覺區」,水平中間屬於「聽覺區」,下方則為「感覺區」。
如再進行細分,「右上」區域是為「影像創造區」,「左上」區域為「影像記憶區」,「水平右方」為「聲音創造區」,「水平左方」為「聲音記憶區」,「右下方」為「感觸覺區域」,「左下方」為「內在對話區域」。
以目前的教育及科學來說,我們都知道大腦在不同部位又專司不同的工作;而在處於不同工作的同時,我們的眼球會處於相對應的眼睛區域位置。「記憶區」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回憶」過去曾經有過的經驗時的區域謂「創造區」,就是將過往未曾經驗記憶過的事物以個人創意「創造」出來。
在我們說「實話」時,這是曾經發生過的真實事件,也是我們親身體驗的經歷,所以大腦會從「記憶區」調出相對應的資料,再做出相對的反應;但是「謊話」呢?「謊言」是虛構不真實的,是由說謊者另行「創造」出來的部分,說謊者並未在該事件中真實經歷他所說的動作或人事物,所以,眼球會自然而然落在「創造區」的部分。但,真是全然如此嗎?
事實上,這個說法符合95%的右邊肢體慣用者(右撇子),以及75%的左邊肢體慣用者(左撇子),並非絕對;所以實際應用上我還是習慣先作一下相關同步與測試再行判斷對象的屬性。
但有時候,將這個技巧拿來在新聞或專訪人物上面進行一下推敲倒還蠻有趣的!
在經過同樣專訪的不同幾段影片交互比對之後,我個人覺得:歐普拉女士的眼球位置算是標準的;「回憶區」大多是落在她的左側位置,同時他還是很感性的人,需要常常讓自己回到事件發生的當下去感覺當時的FEELING;也可看出的確是一位閱人無數的利害人物,想要表達的話必在自我內在審核過後才說出口。
但是,當歐普拉女士回答性向問題時,他的眼球往哪跑了呢?
真是耐人尋味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