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農民曆上的「用事術語」:建築類
- 豎造:營造房舍
- 修造動土:修建房屋、開基動土
- 起基定磉:著手基礎工程,固定石磉 (舊時屋舍位於柱之下的基石,負責將房舍重量傳導至地面的作用);石磉現在可以綁基礎鋼筋或固定垂直鋼骨基礎取代之。
- 豎柱上樑:豎立柱子,安置屋樑等工程。現在則是屬於樑柱灌漿,或是剛骨上卯固定取代。
- 蓋屋合脊:蓋屋頂之事。
- 修飾垣牆:粉刷牆壁。
- 安門:安裝門窗。
- 安「石今」:安裝階梯。
- 作灶:安修廚灶,現今則為安放瓦斯爐。
- 拆卸:拆掉建築配件。
- 破屋壞垣:拆除房屋及圍牆。
- 平治道塗:鋪平道路等工程
- 伐木作樑:砍伐樹木製作屋樑,現在則可以訂購製作屋樑材料以為取代。
- 開柱眼:在柱上穿洞。古代木造建物以卡榫為連結結構之技術,現在我們可以「準備連結樑柱」的工作做為取代。
- 架馬:指建築基地立足架、板模,也就是現在的「搭鷹架」、「灌漿模板固定」等動作。
- 修置產室:指準備產婦或孕婦居所。但目前台灣多為到醫院處理接生事宜,做月子也有「做月子中心」處理產後調理之事,故此項使用於台灣地區不常見。
- 修造倉庫:建築或修理倉庫。
- 造廟:指建造宗教使用相關建築。
- 開渠穿井:水利工程建築使用。
- 築堤防:築造堤防工程。
- 開池:建造池塘之用,古代木造建築怕火,故多需要門前池塘以為防火之用,所以相對重要!!
作廁:建造廁所。 - 作陂:建造蓄水池,此處講得比較像是農用蓄水建築,諸如水埤水庫,桃園縣過去常見農用水埤即是為此。
- 放水:將水放入蓄水池。
- 造橋:建造橋梁。
- 補垣塞穴:修補建築損壞之處。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