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位夥伴來找我,中間聊了很多。

一路看這位夥伴學習NLP與催眠,不斷地成長並走出自己的路,

在「老師」的角度,覺得學生有將自己教的東西應用在生活中,感覺挺不錯的;

在「朋友」的角度,覺得夥伴有將所學應用在處理自己與身邊人的生活改善上,也覺得他真的蠻棒的!

中間東拉西扯閒聊了一堆,印象中他問了一句:

「為什麼 SAM 你不像坊間一些 NLP 老師,寫些聳動勾魂,學了就立馬上天堂之類的宣傳文案?這樣開課會比較好開,賺比較快耶!」

 

這個問題問倒了我。

我想了想,或許是這樣的:

我在專業執行師時期所學到的 NLP,是陳世勳老師教導,屬於王輔天神父體系的NLP,可以說是一種基於人本的NLP。

所謂「人本」,我個人比較粗俗,簡單的說,是把「當事人當人看」作為價值中心的;

在這樣的前提下,NLP 只是一種資源,一種工具。

我想,

我們很少會把吃飯時,手上的一雙筷子當作生命的全部吧?!

同樣的,在這樣的人本前提下,

一個NLP人的能做的,通常是在陪伴協助對方,得到他原有的資源,並擴展個人的自我地圖,找到更多具彈性的選擇。

 

當我們認清 NLP只是資源與選擇之一時,

過程中若發現自己所使用 Pattern 或方法效果不彰,

摸摸鼻子,重新回到當事人身上,再從他身上找到另一個資源,然後利用它。

借用大樹老師以前的說法(應該是他說的吧XD)

NLP 的初始是量身打造的調整技巧。

這是 NLP 的最最基本型態,我覺得也是最最難的部分。

協助當事人增加生命有用的選擇,而不是證明「我的」才是「對的」。

如果一個人嘴裡說著為你好,行為上卻把一堆你可能不是那麼需要的東西塞到你肚子裡,

這似乎不會讓人覺得太舒服(尤其存著想「出招」的意念時,人可是都有趨吉避凶的本能呢!),

「把當事人當人看」,就只是簡單一個尊重。

尊重他的需求,尊重他的選擇。

很簡單,也很難,

因為太多我們的自我內在都想要凸顯自己是多麼利害,好為人師。

 

而許多我看到或親身體驗的NLP,

很多時候是經過「商業化」的包裝,目的比較不像在「教導NLP」,

倒比較像是在推銷某人的 NLP 課程(或是他們認定的NLP型態)。

快速學習,秒殺操控,瞬間判別。

某些NLP原有的核心精神,速食化後有部分就被扭曲了。

「強調權威」、「市場區隔」,還有「即食即用」的教學效果訴求,

某些東西就會被簡化成因果論:

用來參考的觀人知心術,被神話成一種絕對的存在;

簡單的視覺心錨應用,包裝成無往不利的人心操控術。

如果,

說它不是 NLP,倒還確實用了 NLP的某些部分技巧。

只是層次上是否真的能處理核心的問題呢?

經過懶人包型的簡單的歸類,自然而然創造出缺乏彈性、武斷、難以互動修正的NLP。

後面的結果,某些同樣的問題,老是處理不完,也是蠻讓人覺得疲乏的。

抱著好奇心側面了解,這樣的速成操作上會有多少「操控人心成功率」?

這部分了解後,還是嘿嘿乾笑兩聲就算了。


就諮商範疇來說,這種少了基本核心精神的 NLP 是難以適用的。

前面提到的夥伴在山姆指導下,做「核心轉化」練習後的反應,

覺得為什麼,自己內在被先前某流派的同學或老師做了許多次「整合」沒用,卻在這樣的流程中快速顯現效果?

山姆只能說,有沒有找出meta-outcome,差很多。但那是個開始有點無聊的過程。

這部分是強調「出招」這件事情難以做到的,因為只想出招,是分開兩個系統,而不是站在一起面對生命的。

 

但換個角度,

一個業務員想要學的,當然是「快速有效」的撇步技巧方法。

更快速找到要買商品的TA,更快速篩選可能的客戶,更快速一個蘿蔔一個坑地,找到與他們相處的模式;

發現這模式不適用在這個人時,反正,他又不是我的個案,很快再換一個對象試招就好,有問題?記到筆記本,上網上社團上論壇問老師。

一個業務員如果很認真,一定也會找出一套屬於他自己的 「NLP」(未必是在課堂上或書上看到學到模仿到什麼厲害的招數) ,

當成長到某個程度,總有可能會遇上一個超想成交的case,怎樣也沒法放棄,

這就很像是一個諮商個案的狀況:因為不能換人,這時候可能就會回頭,回到那個屬於「人本」,把對面的人當成一個人尊重的精神。

(有時猜測,一些 TOP SALES 常說:把客人當家人,或許有點這樣的味道。)

 

武術上,「做什麼」比「怎麼做」重要。

當你掌握了某個學問的核心,知道所欲狀態,自然會產出相對應的步驟與選擇可適用的技巧方法。

你吃飯,應該不會想你的筷子刀叉該怎麼拿怎麼出手吧?反正能把東西吃進嘴裡享受食物的滋味,才是重點。

 

夥伴很興奮地分享,他已經進化到可以在通訊軟體上跟女生嬉笑怒罵且反應不錯,持續互動。

感受著他的興奮,不經意問一句:「這應該用你最原始的方法,沒想過用什麼鬼技巧,就作到了吧?」

他愣了愣,撫掌叫絕:「原來最好的資源早就在自己的身上!」

 

協助當事人找到生命資源,擁有更多的選擇」(人本,諮商)

V.S.

「抱持侵略心態,意圖操控對方,做我要他做的事。」(出招,銷售)

殊途,可不一定同歸。

出發點不同,蠻可能走出不同的道路。因著個人格局際遇的不同,能不能同歸於一處,實屬難言。

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不同的選擇。

NLP只是一個資源,一個好用的工具;

只是使用者企圖,產生各種不同的面貌,

如此罷了。

 

回到「要不要用聳動的文案來賺錢?」這個問題,

我沒有定論。

或許更傾聽內在的聲音,就會得到答案了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NLP 人本
    全站熱搜

    小山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